找到相关内容414篇,用时25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观音菩萨得到圣地------宝丰香山寺

    夙夜忧念。一日,有异僧立于内前曰:吾有神方,可疗王病。左右闻语,急以奏王。王曰:汝有何药可救吾病?僧曰:贫道有方,应有两种大药。王曰:如何?僧曰:用人手眼可成此药。王曰:请勿戏论。取人手眼宁不乎?僧曰:王国有之。王曰:今在何处?僧曰:王国西南有山,号曰香山,山顶有仙人,修行功著 ,人无知者,此人。王曰:如何可得其手眼?僧曰:他人莫求,唯王可得。此仙人者,过去与王有大因缘,得其手眼,王之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041155711.html
  • 大乘百法明门论本事分中略录名数

    分为六位。一遍行有五。二别境有五。三善有十一。四烦恼有六。五随烦恼有二十。六不定有四。一遍行五者。一作意二触三受四想五思。二别境五者。一欲二胜解三念四定五慧。三善十一者。一信二精进。三惭四愧。五贪六痴。八轻安九不放逸十行舍十一不害。四烦恼六者。一贪二。三慢四无明。五疑六不正见。五随烦恼二十者。一忿二恨。三恼四覆。五诳六谄。七憍八害。九嫉十悭。十一惭十二无愧。十三不信十四懈怠。十五放逸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160956110.html
  • 龙舒居士论唯心净土与弥陀净土

    这话都错了,为什么?因为高调唱得离了谱,难以达到,因为西方净土恋、痴,我们的心能做到恋、痴吗?西方净土思衣得衣,思贪得贪,欲静则静,欲住则住。我们在思衣衣时,身子寒冷,心中就烦恼;思食食时饥饿了,心中就烦恼;思静不得静,喧闹使心烦恼;想住而不得住,挂念使心烦恼:在这些情况下,参禅者所谓的唯心净土,确实难以达到。   阿弥陀佛福重山海,力旋天地,观无量世界如在目前,我们的...

    王日休

    |净土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6/12/0024297167.html
  • 五方佛传

    华藏世界,以示深广无穷之法界,含藏无量微尘数世界,如无边海。   东方阿閦佛,又名不动佛或不动如来,代表觉性。嗔怒为贪、、痴三毒之一,能出生一切不安稳性恶行。唯有,始能面对逆境而不起害心,不生退意。不动佛以法门度众生,特以妙喜世界接引众生。妙喜净土,乃不动佛为修行人而设的理想佛国,只待众生发愿,修善往生。   南方宝生佛,为金刚界曼荼罗五智如来之一,代表福德,能出生福智万行之宝,以济...

    佚名

    |五方佛|不动佛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8/02/22364720657.html
  • 四念处的重要性

    hetuka,只具有贪、,但是没有痴)生、因(ahetuka,没有贪、痴)生的人无法在当生证果。在印度大乘佛教经典(佛灭后四、五百年才编辑)崛起之后,四念处被当成小乘法而不受重视,...群居的生命力。  实践四念处能不断地提高“证量”(证悟的质量),它能让人很明显地见到高效率的修行进度。一个人若精进用功修行而对四念处无知识,顶多只能小幅度地净化人心,要进一步突破障碍,往往非常难。...

    張慈田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50048597.html
  • 龙舒居士论唯心净土与弥陀净土

    净土恋、痴,我们的心能做到恋、痴吗?西方净土思衣得衣,思贪得贪,欲静则静,欲住则住。我们在思衣衣时,身子寒冷,心中就烦恼;思食食时饥饿了,心中就烦恼;思静不得静,喧闹使心烦...。然猝未能至此。譬如良材。可以雕刻物像。而极其华丽。必加以雕刻之功。然后能成。不可遽指良材。而遂谓极物像之华丽也。是所谓惟心净土。而复更有净土。自性阿弥。不必更见阿弥者。非也。   又或信有净土而...

    王日休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314556748.html
  • 五方佛传

    ,以示深广无穷之法界,含藏无量微尘数世界,如无边海。  东方阿閦佛,又名不动佛或不动如来,代表觉性。嗔怒为贪、、痴三毒之一,能出生一切不安稳性恶行。唯有,始能面对逆境而不起害心,不生退意。不动佛以法门度众生,特以妙喜世界接引众生。妙喜净土,乃不动佛为修行人而设的理想佛国,只待众生发愿,修善往生。  南方宝生佛,为金刚界曼荼罗五智如来之一,代表福德,能出生福智万行之宝,以济众生,因而得名。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0474062937.html
  • 大乘唯识学派的五位百法

    。   上面所说之善,唯就伦理角度而言。心所有法中所说的善,则是就心理上对善的心理活动所作的分析。唯识学家将心所有法中善的心理活动分为十一种,他们分别是信、惭、愧、贪、痴、精进、轻安、不放逸...于三界惑业,如贪着于三界惑业,必种下将来因果,堕入三界,无法解脱。   ,是不生嗔怒。《成唯识论》说:“嗔者,于苦、苦具,恚为性,对治嗔恚,作善为业。”苦是佛家对现实人生的基本看法,苦具则是生苦之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021965107.html
  • 也谈寺院住持的内外形象

    、品德上能服众的合格住持。在为人处事上,要有忍一忍、让三分、退一步的思想境界。对他人要以善为本,真诚勤勉。在待人接物上,应广交朋友,耐心不烦,平易近人,面带笑容。佛门有首偈语,叫“面上是供养,口里出妙香,心地无价宝,不断不灭是真常”。因此,作为一名好的住持务必要心包太虚,博学多闻。   但是,没有一个人做事不求成功的,然而这个娑婆世界实在是缺憾太多了,常常伴随...

    释妙贤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284460202.html
  • 《新唯识论》第六章 明心

    五十一法:1、遍行位――触、作意、受、想、思等五数;2、别境位――欲、胜解、念、定、慧等五数;3、善数位――信、精进、惭、愧、贪、痴、轻安、不放逸、行舍、不害等十一数;4、烦恼位――贪、、痴、...说重新加以编排组织,董理为四位二十四法:1、恒行位――触、作意、受、欲、想、思等六数;2、别境位――慧、寻、伺、疑、胜解、念等六数;3、染数位――痴、贪、、慢、恶见等五数;4、善数位――定、信、痴...

    陈强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143442997.html